公告: 关于举办“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专题研讨会” 邀 请 函   

中心动态
  学术交流
  通知通告
  科研简报
  文件下载
 
学术交流 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心动态 > 学术交流

 
转发:浙江省首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同创新中心在浙师大成立
来源:   发布人:高鑫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1/4/28 13:01:25

转发:浙江省首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同创新中心在浙师大成立

作者:赵菡婧 施潇肴来源: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1-04-27



4月25日上午,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同时,浙江省首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成立。来自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思政理论课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为全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探索。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指委副主任兼思政专委会主任、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北京师范大学韩震教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原司长、北京师范大学冯刚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坚教授出席会议。 

朱坚致开幕辞。他表示,思政课作为我国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和主要途径之一,对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深化思政课程改革、促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题中之义。朱坚指出,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丰富的理论成果,但在领导机制建设、教学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协同育人格局构建等方面还存在问题。期待本次研讨会能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增强思政课程育人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助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韩震、冯刚共同为浙江师范大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研讨会上,韩震围绕《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的思考》作主题报告,他结合中国教育面临的时代背景,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教育必须回答时代之问”“香港问题的教育根源”“西方国家重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强化德育实效性就要做到大中小一体化考虑”四个维度,对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实质进行深入剖析,深刻说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要求,是知识演进和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教育关乎民族的未来”,韩震肯定了浙师大在浙江省教育领域的突出地位和卓越贡献,并希望浙师大继续在新时代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也就是为了赢得青年。”冯刚作题为《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设计的要素建构》的主题报告。他指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既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发展具有历史延续性,同时也体现了我国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性,需要更加注重解决当前一体化进程中的短板和缺陷,以及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在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构建中的设计和配合。同时,他还提出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设计的四要素,即教材内容的连贯性、学生成长发展的延续性、教师队伍的联动性、评价体系的全面性,为大家提供了研究和实践思路。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制定组核心成员、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华中师范大学秦在东教授就《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衔接机理》作主题报告。他鞭辟入里地指出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所存在的管理机制、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等突出问题,并站在全局的高度,就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衔接提出四点建议:要在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在更高站位的顶层设计、谋篇布局上下功夫,在一体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在纵向有效衔接、横向有机协同上下功夫。为此他强调,要正确认识大中小学思政课有机衔接的内在性、本质性、根本性,有意衔接的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无缝衔接的技术性、艺术性、科学性。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副秘书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制定组核心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李晓东教授带来题为《中学思政课教学的一体化设计及其优化》的主题报告。他结合具体文件,强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性,并提出要突出德育时代性,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如何实现并优化初高中思政课教学一体化?他认为要把握政治性、生活化、整体性、针对性、超越性五大原则,重点关注“素养培养导向”“问题设置”“问题思考和辨析保持适度张力”“不同教学阶段、环节间的思维进阶”“整体思维脉络”等内容。 

浙江省教研室高中政治教研员、正高级、特级教师王国芳老师作题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遐想”》的主题报告。他从起始、定义、目标、任务等角度,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勾勒美好蓝图。思政课一体化可分别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课程评价、教学科研、资源建设、活动组织、队伍发展、保障机制进行思考。他指出,学生成长一体化是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根本原因,课程内容一体化是其内在要求,现实生活一体化是其客观依据,育人合力一体化是其必然选择。站在育人的角度,他认为教师需要养成接地气、可操作、能生长、好测评、有保障的一体化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在实践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实效性。 

浙江省中学政治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点负责人蔡志良作题为《从“学科附加”走向“学科融合”——学科德育的境界提升》的主题报告。他站在高校的立场,以学科为轴心探索德育问题,从“学科附加”“教育性教学”“学科融合”“‘学科融合’德育渗透支持条件”等方面分享观点。他认为,德育任务源于学科教学目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要将德育内容与学科内容相融通,将德育方法隐身于学科教学活动,将德育过程与学科教学过程相融合。并从学科整合视角完善学科德育指导,多途径提高学科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能力,建立跨学科教师共同协同德育渗透,以此推进德育教育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会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主题展开分组讨论和交流发言。

4月26日,在“立德铸魂 红心向党”——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同课异构教学现场会上,专家、学者们深入大学、中学、小学进行课堂观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在浙江师范大学,浙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郑海祥为大家呈现了既有深厚的知识积淀、又有严密逻辑推理的一课《坚持党的领导》。他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优势”两个前后衔接的内容,从近代中国的衰微中娓娓讲起,以不同国家应对疫情时的做法、效果为例,对比不同社会制度下政党政治的过去与现在,向大家呈现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大优势。 

在兰溪一中,湖州二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丁毅斌的授课主题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丁老师从2021年中国共产党的述职报告入手,带着学生回顾中国共产党从石库门到南湖红船的建党历程,与同学们一起探究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可以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最后,他带领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从身边的党员事迹中体会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在兰溪市聚仁中学,温州外国语学校《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陈昆亲的授课主题为《百年大党与中国之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百年大党,中国之治,不仅造福中国也必将影响世界。”陈老师从一艘承载着历史的重托、民族使命的红船引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课上,他引导学生探究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通过情境材料分析指出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在兰溪市实验小学,兰溪市诸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王相霖带来的课程是《中国有了共产党》,王老师以探究活动为载体,带领学生通过文本阅读,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过程,每次的探究有问题、有要求,让同学们在探究中学,在学中成长。最后,她引导大家对党旗展开讨论,来增进学生们对党史知识的了解和记忆。 

浙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锟教授,浙江省正高级、特级教师陆志龙老师,兰溪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杨赛芳老师、兰溪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高亦菲老师对教学会活动做点评。

上一篇:转发:浙江省首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同创新中心在浙师大成立
下一篇:转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举行博士生学术沙龙活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中心动态 | 人才培养 | 社会服务 | 互动交流
和胜体育平台登录-官方网站|注册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