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关于举办“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专题研讨会” 邀 请 函   

中心动态
  学术交流
  通知通告
  科研简报
  文件下载
 
科研简报 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心动态 > 科研简报

 
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研究综述
来源:   发布人: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4/2/26 10:46:42

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研究综述

肖薇薇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面临新的课题与挑战的背景下,本文首先明晰了研究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问题的重大理论与现实价值。在此基础上,从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高校与中小学德育管理、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衔接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等四个理论视角,对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归纳。最后不仅从研究内容的科学性、研究趋势的发展性等两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评析,更用发展的眼光展望了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的创新理路,提出了切实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视界、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进一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领域、在社会共建的机制下努力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合力等探索性观点。

关键词:高校;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综述

自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以来,在近30年中无论是学科理论体系构建,还是教育实践探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积累了宝贵经验。然而国际环境的风云变幻和我国社会转型的逐渐深入,都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在此背景下,作为我国教育工作者“育人”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急需寻求新的理论突破点与实践拓展点。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切到了这样一个教育现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存在着明显的、严重的断裂。研究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问题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学界已然开展了哪些前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现突破的可依路径有哪些,这些探索显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诉求,更是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

一、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研究的当代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发展至今,虽然取得了众多成果,但也依然存在理论空白与实践荒漠。加强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研究,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创新的现实呼唤,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发展的应有之意,是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客体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协同创新的内在需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创新的现实呼唤

在我国国民教育序列中,依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育规律,对教育阶段进行了小学、中学与大学的详细划分与设计。诚然,这样的划分与设计有助于结合学生自身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开展理论知识传授,循序渐进地加快、加深知识体系构建。然而正视目前的教育现实,必须要承认我国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存在严重的脱节症状,从小学到中学、中学到大学的两次重大跨越,无论是在课程设置、教师配置上,还是在教育理念上,思想政治教育都表现出了明显的“独立性。因此,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将中小学与高校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教育链条系统中,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创新的现实,正在强烈呼唤着加强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研究。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发展的应有之意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指一定的社会政治组织或是一定的政治利益集团,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发展规律,通过借助科学管理的各种功能,有意识的调节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外各种关系和资源,以便最大程度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社会控制过程。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视野中,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已然出现了不同教育阶段相对分离、相对孤立、衔接不畅的状况,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的效果相抵、彼此冲突的矛盾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病灶所在。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不断突破桎梏、不断寻求生长点的历程中,加强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研究实属应有之意。

(三)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客体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

作为教育客体的青少年在校学生,始终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重点。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依据性别、年龄的不同,在生理、心理、思想道德形成与发展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教育主体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载体时,必须充分尊重青少年的这些特点与成长规律,方能事半功倍地实现教育目的。然而与“数理化”等知识积累相关的教育不同的是,尽管必须考虑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接受理解能力等,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教育阶段却有着相同或者相近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载体,与此同时,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形成与发展规律是一致的。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把不同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一个系统的教育视野中进行考察,这样教育客体在进入不同教育阶段时才能“自始至终地接受“一整套”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尊重客体成长规律,必然要求加强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研究。

(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协同创新的内在需求

协同创新是指社会创新资源与元素,突破原有主体间隙,在实现高效汇聚的前提下充分释放创新能量的资源整合过程。高校与中小学,同属我国国民教育序列,虽然各自承担的教育职能存在差异,但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立德树人的根本职责却是相同、相通的。以此为契机,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各级学校的教学特点、汇聚教育资源,打通不同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阻点,加强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协同创新的内在需求。

二、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

目前,学界明确针对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问题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但与之相关的研究还是取得了较多的理论成果,如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高校与中小学德育管理、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衔接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等。笔者试就近年来学界对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初步地归纳与总结,以期为进一步地研究提供参照。

(一)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研究

1、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存在的问题

有部分学者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与德育途径三个方面剖析了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存在的问题。他们认为从高校与中小学已制定的德育目标看,没有明显的层次性。同时,德育目标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着层层衰减的现象。从德育内容上看,突出表现为高校与中小学的德育课程有较多重复内容且与学生成长规律相脱节。从德育途径上看,缺乏德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俞晓群、陈强认为“诸如智力教育培养的自然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课的德育渗透、日常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辅导以及发挥家庭及社区教育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①]有部分学者谈及了高校和中小学德育领导干部、教师和德育研究工作者缺乏合作与沟通。王万军认为德育领导干部、教师和德育研究工作者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之间缺乏及时有效地沟通会直接导致德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地挖掘和有效利用。还有部分学者关注到高校与中小学德育管理体系缺乏整体性。江俊、江善跃认为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管理体系中存在的多头管理使得德育实践各行其是,不仅造成管理效率低下,更是缺乏整体规划。也有部分学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存在的问题。他们的主要观点是学生在升学的过程中,尤其是从中学到大学,学习与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得很多学生在思想上难以适应,产生了一系列的思想负担,从而从侧面进一步证实高校与中小学德育在引导学生的思想成长方面的衔接存在问题。

   2、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脱节的原因

   对于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脱节的原因,学界比较统一的观点认为主要是受到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制约。乔连全等学者认为中小学的德育目标主要围绕应考展开,“习惯采用应试教育的不少中学以‘灌输式教育’的名义剥夺了学生的非智力成长机会,把学生变成被动接纳智力知识的容器,导致学生进入大学后难以适应大学里的学习和生活方式。”[②]有部分学者谈及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脱节的重要因素是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国家教育部门管理者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缺乏对学校德育与学校智育、学校德育与个人利益关系的正确认识与全面了解。还有少数学者关注到当前一些学校德育专职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适应德育现代化的要求,由此使得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理论研究和科学实践滞后。

3、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的现实路径

关于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的现实路径,学者们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较多的路径选择。有部分学者侧重德育工作必须从学生实际、学校实际、社会实际、教材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搞好高校与中小学的德育衔接。还有一些学者强调教育管理者要摆正德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徐永赞等人认为“只有将道德教育真正提升到第一位,教育行政部门、教学机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都重视道德教育,而不是把道德教育让位于技能、知识教育,才能从根本上真正解决大学德育与中小学德育的衔接问题。”[③]有部分学者从德育内容上提出衔接策略。他们认为德育内容的设计上不仅要与学生知识结构相契合,更要与学生成长阶段相契合。还有部分学者关注于提高高校与中小学德育队伍的素质与协作。王万军、邱国勇等认为教师是德育衔接工作的计划者和执行者,他们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德育衔接意识直接影响德育衔接的效果。

(二)高校与中小学德育管理研究

1、高校德育管理研究

学界关于高校德育管理研究的成果不多,其研究侧重点都不同。有学者侧重于探讨高校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吴忠诚认为我国高校德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德育重要地位没有得到落实、德育队伍薄弱且德育工作实效性低。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了树立明确的德育新观念、提升德育教师素质以及创立科学化的德育方式、拓宽和完善网络时代的教育途径。有部分学者侧重于对高校德育管理的特点与原则的论述。陈思拉认为高校德育管理主要有自我性、参与性、知识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她认为提高高校德育管理有效性要遵循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综合管理的原则、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制度性管理与灵活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有部分学者侧重于探讨高校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李大建认为完善高校德育管理体系要注重人本性管理、整合性管理和网络化管理。还有学者侧重于创新高校德育管理队伍建设。唐励认为“建立一支创新的高校德育管理主体队伍,就是要建立和建好一支创新的‘两课’教学队伍、学生工作专职队伍、高校管理队伍以及学生干部队伍。”[④]还有学者侧重与高校网络德育管理。方晓珍认为要提高高校德育管理的实效性,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创新网络德育管理技术路径。

2、中小学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界对于中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较为统一的观点,综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德育管理思想比较封闭。刘猛认为我国长期的德育改革并没有发展形成将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乃至世界的德育思想相结合,形成互补与共融。第二,德育管理目标过于理想化。有部分学者认为我们现在各级各类的德育目标的设定过于理想化:即通过德育可以解决学生思想上的任何问题。这种理想化的德育目标并不适应当前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第三,德育管理方式机械性。周详认为现在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德育的主阵地不只是学校,提高德育有效性应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的结果。还有部分学者侧重从教师队伍方面出发谈及中小学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杨其放认为“学校德育的低效性同德育主要实施者教师的师德素养问题不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⑤]

3、中小学德育管理的对策研究

学界对改善中小学德育管理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德育管理要整合创新、目标多元化。刘猛等人认为“各个时期的德育管理都表现不同的时代特点,只有与时俱近才能同时代发展共同进步,只有整合创新才能适应具有时代特色的德育工作。”[⑥]第二,德育发展应与学科发展相整合。韩涛、刘德环等人认为智育与德育是相互渗透的关系,只有正确处理好各门学科知识与德育学科的关系,对学生才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要使得家庭、学校、社会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有很多学者都提到这点,他们认为学校教育强调整体性和理论性,但缺乏个体性和实践性。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特点刚好能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只有这三方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第四,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张春霞提出“学生道德品格的形成不是单靠传授和灌输完成的,而是学生通过自我建构、自我教育的结果。外因只有转化为内因才能真正起作用。”[⑦]第五,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部分学者谈到评价机制在德育管理工作中起着导向作用,只有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使各项德育管理措施得以顺利开展。除此,还有部分学者提及要处理好网络信息技术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强调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如何正确引导中小学生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是影响学校德育效果的重要课题。

(三)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研究

1、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

学界对于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探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学者侧重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出发,认为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衔接上普遍存在实践与教学严重脱节,且理论知识讲授太深的困境。徐俊峰认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因‘考试化’而存在‘知识化’现象,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目标,产生了‘知识型’教学与‘实践型’教学的矛盾。”[⑧]聂晓认为“学生经过中小学德育相关课程学习后,对相关知识还是认可并能理解的,但却容易出现知其然,而并不行其实的状况,于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成为很常见的现象。”[⑨]另一方面,部分学者侧重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师方面出发,谈及教师本身缺乏衔接意识,而且教学方式有待改进。高汝伟通过问卷对江苏省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了调查,发现教师普遍存在衔接意识淡薄,对衔接意识缺乏应有认知的情况。王素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缺乏创新,严重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2、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脱节的原因

有部分学者认为教育体的壁垒是阻碍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主要原因。李铁认为“教育体制割裂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性”,“人为地以高考为分水岭把思想政治教育划分为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两阶段和独立体。”[⑩]还有部分学者认为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缺乏整体规划。王素云认为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编写分别由高等教育司和基础教育司负责,这直接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缺乏连贯性。周中之认为高校与中小学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反复性的特点,其中有部分重复是完全无效的。还有部分学者谈及高校与中小学教师沟通不足也是衔接脱节的原因之一。

3、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可依路径

学界关于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提出了较多的可依路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正确定位各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实现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有机衔接。杜环欢认为教学目标在各种教学活动中起到统领作用。教育目标要有系统性、递进性和思辨性,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有效实现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育的衔接。第二,理顺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结构和关系,实现教学内容的无缝对接。张东宁认为整体构建教育教学内容是搞好衔接的主体。他谈到高校与中小学的知识结构应循序渐进且层次清楚,要保证教材编写科学系统。第三,唤醒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衔接意识。高汝伟提出树立衔接意识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需要。他认为可以通过理论引领、实践培养以及制度保障等一整套制度来唤醒及培养教师的衔接意识。第四,加强高校与中小学的沟通与协调。陈燕浩等学者认为加强高校与中小学的沟通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很有必要,不仅要加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协调与沟通,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索的沟通与配合。第五,拓宽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路径。徐俊峰等人认为中小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将实践渗透与教学的同时更要将行为培养渗透于教学。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突出“多样化”和“深入浅出”的课堂模式。第六,创新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评价体系。黄永樽等人认为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评价应侧重不同,“中小学阶段在知识和技能的评价基础上侧重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大学阶段要突出三维目标的综合评价。”[11]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

学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研究主要有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队伍、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创新等方向的探索,以下是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梳理: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研究

学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赵君、王永浩等学者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体现管理对象的内心诉求,重视人的个性和主体性的发展。第二,坚持科学化的管理思维。张文凯认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的难点是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核心观念和思维惯性;树立人本、民主、服务和效益的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科学化的重要体现。”[12]第三,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理念。谷佳媚认为“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关键在于管理,实行和坚持以德治国,关键在于教育。因此,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落实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实处。”[13]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学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张纪霞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嬗变,提出管理模式要从危机管理到问题管理。他认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危机管理模式在面对各种危机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仍然面临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人本意识淡薄、忽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等多重困境。因此,提出将问题管理融入到危机管理之中,共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郝明君、张喜梅从剖析我国当前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出发,研究已有模式存在的局限性,针对所暴露出的问题,提出构建并实行多元合力管理模式。林祖梅通过总结长安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渡管理”模式,即由原来的集中管理模式向二级管理模式转化。刘振强则侧重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体的视角,审视管理主体各个组成要素,对各个要素的地位作用进行梳理,提出了管理主体人员配备专业化、层次扁平化、结构有机化、队伍融合化以及权力配置合理化的建构途径共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管理和协调运行。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研究

学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研究视角:第一,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核心思想出发,重在树立正确的管理队伍建设意识。秦在东等学者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着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创新队伍建设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第二,侧重管理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探寻队伍建设实践原则与模式。赵君等学者认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必须以坚持适应性和整体性原则,选择以创新为重点的建设路径,实现队伍建设的选拔与考核、教育与培训等多种模式的有机统一。第三,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人格建设的角度考虑,强调人格魅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巨大作用。张进江等学者认为“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可以对被管理者产生很强的感召力、吸引力与示范作用,从而使其自觉地完善自身。”[14]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法研究

学界根据研究的重点不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途径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归纳如下: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树立“柔性”管理观念。李京桦、姚雪瑞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在合理地配置各类资源的基础上更需要协调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注重从精神和思想上说服别人。柔性管理的人本性、权变性与间接性不仅能对人产生潜在说服力,更能激发人的自主管理的能力。第二,营造和谐的管理环境和文化氛围。李京桦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环境至关重要,“营造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环境和文化氛围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系统各要素功能的正常发挥离不开有利的环境条件。”[15]第三,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管理手段。孙忠良等学者注重利用微博这一新平台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效性。鲍旭提出利用指纹特征识别技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式,以实现管理过程高效、准确,学生信息交流迅速、开放。

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研究

学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提出的主要观点有:有部分学者强调更新管理理念。乔海彬认为创新的管理理念,首先要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组织领导者的“服务”理念。其次要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有效”理念。最后要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成本效益”理念。叶锦文认为创新理念包括内容方法创新、队伍建设创新和教育机制创新。有部分学者提出要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相关理论创新成果。李晓云提及可以借鉴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理论创新的相关成果。还有部分学者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的具体途径。诸如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教育环境的结合等。也有学者谈到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创新的前景展望,分别从创新的基本点、切入点和着眼点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除了以上五个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研究方向外,还有少数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进行了论析,提出合理运用管理载体,有利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如:陈万柏提出“运用管理载体有助于人们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16]刘力认为“顺应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由单一的显性教育向显隐结合转变的发展趋势,必须注重管理载体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17]

三、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的研究评析及创新理路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从前文梳理的研究成果不难看出,学界业已对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予以了很多的关注,对出现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做出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但从研究内容的科学性和研究趋势的发展性来看,目前的理论研究尚存在薄弱与空白之处,具体来谈主要有:

从研究内容的科学性看,一是目前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于对高校或是中小学单个阶段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割裂、孤立地看待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情况依然没有改变,其中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只有对高校阶段的研究。而直接针对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的几乎没有。二是学界已有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研究,除了秦在东教授独著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开辟了该领域研究的先河,其他的研究虽都各有侧重点,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系统研究视角的相关探索仍然非常匮乏。因此,很难梳理出有针对性的关于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的研究内容。

从研究趋势的发展性看,自2003年5月秦在东教授所撰写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第一次出版后,学界才拉开了将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管理学相结合进行研究的序幕。尽管之后陆续也有不少学者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研究,但截止到目前从可查阅的文献资料看,研究高校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急需更多学者的关注和努力。

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立足于学界已有的研究,用发展性的眼光展望未来,笔者认为今后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可以尝试围绕以下四个路径展开创新:第一,切实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视界。质言之,即将高校与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入同一个管理维度和管理视野中。这一点虽然看起来是“高而空的研究理念或视角,但却是该研究领域能否取得突破的结点之处和智慧所在,因为只有实现该研究视界的更新与突破,衔接的可能与价值方能展现。第二,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这是因为理论研究的终极目标是指导服务实践工作,既然教育实践对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研究提出了呼唤与挑战,那么理论研究工作者责无旁贷地需要挺身而出,勇于打破理论枷锁,敢于踏足理论荒漠,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汇流处寻求到新的理论生长点。第三,进一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领域。理论建设的科学性需要建立在对实践的全面掌握之上,尽管这里的“全面无法也不可能穷极,但是系统而科学地对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进行大面积、有层次、有依据、有目标地实地调研,却的确是“衔接”理论建设的先头军。第四,在社会共建的机制下努力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合力。即使是整个教育体系也隶属于社会大框架之内,所以科学构建一套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的社会共建机制,高效地形成、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合力,能够尽可能地在教育实践中打通“衔接”之处的瘀结,真正展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魅力之处与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

[2]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赵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论[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赵志军,于广河,李晓元.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胡昂.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性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9(7).

[7]秦在东,赵君.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9).

[8]秦在东,赵君.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模式的创新[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8).

[9]张进江,秦在东.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人格建设的现实成就[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10]乔连全,李玲玲.中美比较:中学与大学衔接断裂的原因及对策[J].江苏高教 2011(5).

[11]李铁.大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1(6).

[12]王素云.高校思政课与中学政治课课程衔接问题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7).

[13]张东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衔接对策[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14]袁馨泉.坚持科学发展观,改进高校德育管理工作[J].2006(5).

[15]吴忠诚.我国高校学生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2008(10).

[16]张文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5).

[17]郝明君.多元合力管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



 = 1 \* GB3 俞晓群,陈强.大、中学校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文艺. 2010(11).

 = 1 \* GB3 乔连全,李玲玲.中美比较:中学与大学衔接断裂的原因及对策[J].江苏高教.2011 (5).

 = 2 \* GB3 徐永赞,陈新亮.当前大学与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及对策[J].2011(30).

 = 1 \* GB3 唐励.论创新的大学德育管理的主体队伍建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

 = 1 \* GB3 杨其放.关于如何完善中学德育管理的思考[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

 = 2 \* GB3 刘猛.关于完善中学德育管理的新思考[J].教学研究.2008(3).

 = 3 \* GB3 张春霞.复杂视阈下的中小学德育管理低效化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12).

 = 4 \* GB3 徐俊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J].理论之窗.2009(12).

 = 1 \* GB3 聂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中学德育相关课程衔接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S2).

 = 2 \* GB3 李铁.大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1(6).

 = 1 \* GB3 黄勇樽.高师与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衔接[J].教育评论.2013(4).

 = 2 \* GB3 张文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5).

 = 3 \* GB3 谷佳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必须坚持德法并举[J].现代教育科学.2008(5).

 = 1 \* GB3 张进江,秦在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人格魅力在管理实践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 2 \* GB3 李京桦.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定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 1 \* GB3 陈万柏.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特征和功能[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7).

 = 2 \* GB3 刘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秦在东主任带科研团队赴荆门荆州宜昌等实地调研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中心动态 | 人才培养 | 社会服务 | 互动交流
和胜体育平台登录-官方网站|注册网址